斗南曾是一個木藝產業十分發達的城鎮,雖說近年來木藝產業有逐漸沒落的情形,但仍有幾家屹立不搖、堅守崗位的廠家,所憑藉的便是將傳統產業經過創意的發想,所發展的文化創意商品。除此之外,近年來也興起了許多有趣的社區與景點,人們改造了歷史建築後,將其發展成文創景點,蒐羅了在地的文創產品,形成聚落。因此以「斗南聚文創」為號召,結合景觀、人文和木藝,將斗南不一樣的風貌呈現給大家。
- 他里霧文化園區
他里霧是洪雅族「TIALIRO」社名音譯,斗南的舊名。位於斗南火車站旁的他里霧文化園區,是從鐵道倉庫改建而來。利用空間活化的策略,將閒棄四十餘年的廢棄鐵路倉庫打造成藝文空間,賦予舊建築新面貌。目前園區共設有5大主題場館,包括「雲林環境教育館」、「他里霧生活美學館」、「他里霧繪本館」、「68電影館」以及「他里霧漫畫館」,為斗南聚文創的新舞台,將舊建築充份使用,轉化為公共空間,提供民眾學習、體驗與休憩的服務。
- 繪本館
規劃給兒童的空間,館內寬廣高挑且藏書量豐富,牆上鮮豔活潑的配色與可愛的插圖,打造適合閱讀、激發創意的環境。大量引入自然光源,採光充足,屋頂開了好幾處天窗,調節室內空氣幫助對流,為最佳的綠建築。
- 漫畫館
漫畫館是許多大小朋友熱愛景點之一,不只因漫畫館藏豐富,館內設計燈光明亮空間寬敞亦是原因之一,且透過教學、創作、發表等多項活動,讓雲林在地文化特色及美學教育更加豐富,也讓更多青少年能接觸漫畫的藝術與創作。
- 68電影館
迷你的電影館,小小的空間只有68個座位,除了定期撥放國內外熱門電影,也舉辦夏令營、紀錄片播放、講座、動畫創作等活動,讓大家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拍攝雲林這塊土地,重新詮釋雲林。期許未來這邊能成為導演及影像紀錄者孕育的搖籃。
- 雲林環境教育館
雲林縣環保局將此館規劃為環境教育的核心基地,透過多媒體互動程式介紹雲林的環境串連各處環境友善景點的多樣教學課程,以推動多元化的環境教育活動,及環保知識,讓民眾了解在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喚起大眾對在地故鄉的關心。
- 他里霧生活美學館
生活館內除了有寬廣的閱讀區,主打美學展示,展品有關於在地歷史的史料。藝文展示空間也很充足,有展示當地工藝家的手工藝品,也會展示國中小朋友的美術作品,這裡不定期舉辦的生活藝文沙龍,將美學與在地歷史結合,讓生活充滿美學的藝術。
- 斗南火車站
斗南車站是雲林縣內佔地最大的車站,也是日本殖民時代在台灣建造的最後一個火車站,全站保留了日本車站的典型樣貌。車站的建築立面以簡潔的幾何線條腳線裝飾,外表為灰色洗石子建材,主體為長型空間,並形成不同屋脊高度的斜屋頂,大廳做成重簷,上方以四斜屋頂構成,下方屋嚴出挑形成簷廊。雖然為六十幾年老建築卻一點也沒有老舊的疲態,高挑的候車空間格外寬敞平亮。
老車站的集體回憶就是背靠著背的咖啡色的木條長椅,斗南車站的長椅是台灣所有車站中保留長度最長的木條長椅,可以同時容納約60名旅客休息。
-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
警察局一向給人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嚴肅氣氛,但斗南分局舊廳舍,卻是兼具藝術與文化的精緻辦公廳舍。建築外觀為日治時期仿西洋風格,紅磚牆主體配以洗練的石子基座及勳章飾,正面山牆有弧形窗,磚木構造形式,為日治警察局派出所的典型。過去受到921地震影響,原瓦片屋頂凹陷,局部以鐵皮屋修繕,直到民國93年斗南分局遷建新廳而閒置。目前為縣定古蹟,是雲林現存最古老的警察局所在地。
- 斗南國小日式宿舍
斗南國小前身為明治34年(1901年)創設之他里霧公學校,校門口對面的公園綠地過去為教師眷舍的所在地,眷舍群估計原有九棟,然經數十年歲月洗禮,原居住教師日漸凋零或搬離,目前僅存一棟質樸老舊的木造日式平房。木造宿舍長年無人整修,儘管外觀斑駁,但整體屋況良善,日式傳統屋瓦工藝、木製拉門及日式庭院迴廊皆完整保留下來,足以表徵日治時代的營造技術。
- 斗南木藝
日治時期,對擁有豐富林木資源的台灣來說,日人大量對木製傢俱的需求間接影響了台灣木工藝產業之發展。綜觀台灣木工藝產業的歷史脈絡,傳統木工藝產業以大溪、三義、鹿港、嘉義等地最負盛名。細數斗南的這些木藝業者,皆有過木工學徒的經歷,以師徒制的方式將傳統的木工技藝傳承下來。扎實的木工基底,斗南的木雕工藝品也不輸給三義等知名木雕產業觀光地,再加上雲林布袋戲之盛行,因此斗南的戲偶雕刻工藝也非常有名。目前更嘗試以「農情木場」作為雲林發展木藝產業的品牌。